2019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真題及答案:初中音樂
一、單項選擇題(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,共60分)
1. [答案] C音樂與相關文化
2. [答案] A fa為大拇指向下
3. [答案] B學生聆聽阿根廷探戈音樂,嘗試敲擊典型的探戈節(jié)奏
4. [答案] D內心聽覺
5. [答案] C在小組中以手鼓拍打節(jié)拍
6. [答案] A通過小組合作,學生自主學習歌曲
7. [答案] C學生隨音樂哼唱主題并模仿溜冰的動作
8. [答案] C歌曲為6拍子和9拍子的合拍,即三拍子
9. [答案] C③圖中為長號,在指揮正對面最后一排的位置。
10. [答案] B創(chuàng)造
11. [答案] A詩經
12. [答案] A《白毛女》
13. [答案] D繡紅旗
14. [答案] B俞麗拿擔任首演小提琴獨奏
15. [答案] A上下句
16. [答案] D苗族蘆笙舞
17. [答案] B琵琶不是京劇中的樂器
18. [答案] B敢問路在何方
19. [答案] C四聲部
20. [答案] C田園第一樂章
21. [答案] D《A大調軍隊波蘭舞曲》
22. [答案] A《波吉與貝絲》
23. [答案] B單簧管
24. [答案] B打擊樂器
25. [答案] D愛爾蘭
26. [答案] C第4小節(jié)
27. [答案] B螺螄結頂
28. [答案] D阻礙進行
29. [答案] C第三小節(jié)
30. [答案] A ABCABC。
四、教學設計題(本大題1小題,35 分)
33.依據(jù)“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(2011年版)》基本理念,按照下列要求進行教學設計
教學對象:九年級學生
教學內容:演唱《讓世界充滿愛》
要求:
(1)設定教學目標與重點(10分)
(2)針對教學重點,設計具體的教學策略與過程,其中至少包括2個課堂提問(15分)
(3)針對(2)中的主要環(huán)節(jié),寫出設計意圖(10分)
參考答案:
(1)教學目標與重點 情感.態(tài)度.價值觀:通過歌曲學唱,學生能夠充分感受歌曲中蘊含的真摯情感。過程與方法:通過二聲部的合作練習,提高學生的聽辨能力及聲音控制能力。知識與技能:能夠按照樂譜準確把握音高,完整合唱歌曲《讓世界充滿愛》。教學重點:有感情的合唱歌曲《讓世界充滿愛》。
(2)教學過程一、導入1、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的流行歌曲,并簡單演唱幾句2、教師引出經典流行歌曲《讓世界充滿愛》二、新授1、播放《讓世界充滿愛》視頻, 學生欣賞并思考:歌曲帶給你怎樣的感受?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方式?可以分為幾部分?
2、學唱第一樂段①教師范唱第一 樂段,學生對照樂譜找出四個樂句之間的關系(同頭換尾)②引導學生分別用弱起小節(jié)和正拍進入兩種方式視唱第-句,感受兩種節(jié)奏帶來的不同效果③跟隨音樂用親切、柔美的聲音演唱第一樂段,長音處在心中默念時值
3、學唱第二樂段①學生分聲部學唱第二樂段歌譜,強調切分節(jié)奏的準確演唱②學生與教師合作分聲部演唱③師生交換聲部演唱歌詞④全班學生分成兩個聲部進行練唱,先要求一個聲部力度稍強,另一個聲部稍弱,最后兩個聲部均衡控制力度。
5、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
6、小組討論:音樂中的主要情感是怎樣的?如何為歌曲設計不同的演唱形式?
7、選出公認較好的方式進行演唱。如:(女領)第1一4小節(jié)(女領)第5一8小節(jié)(合唱)第9-12小節(jié)(合唱)第13-16小節(jié)三、拓展欣賞《讓世界充滿愛》>組歌中的第一-、三首。四、小結:師生共同總結,引導學生課下欣賞優(yōu)秀的流行歌曲。(3)設計意圖本課依據(jù)歌曲的演唱形式及旋律特征,將歌曲分為兩部分進行教學,使學生在學唱時可以清晰準確地把握不同樂段的演唱方式與技巧。在歌曲學唱完畢后,讓學生自由設計不同的演唱形式,充分發(fā)揮學生的創(chuàng)造力和歌曲分析能力。
五、案例分析題(本大題1小題,15 分)
34.李老師是重慶人,大學畢業(yè)后應聘到廣州某中學做音樂老師,在音樂課介紹嶺南民歌教學時,需要用粵語來完成嶺南歌曲的學唱。課前李老師盡管學了又學,但范唱時不地道的粵語發(fā)音還是引來了學生們的哄堂大笑。看看開懷大笑的學生,李老師靈機一動,邀請笑的最大聲的男同學上臺來糾正老師的粵語發(fā)音。開始這位同學還很難為情,最終,在同學們和老師的鼓勵下,他漸漸融入了當“老師的老師"這一角色,課堂氣氛越來越熱烈,臺下的同學們也開始躍躍欲試,嶺南音樂特有韻味的歌聲在教師回蕩..
問題: 依據(jù)《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(2011年版) 》基本原理,分析李老師教學中的優(yōu)點(7分),并說明理由。(8分)
查看答案參考答案:(1)李老師認真準備方言演唱歌曲,努力做到原汁原味,且將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激發(fā)出來,并成功將學生們的注意力集中到音樂學習中,符合《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程標準(2011版)》中,“以音樂審美為核心,以興趣愛好為動力”的基本理念。
(2)李老師鼓勵學生參與課程教學,學生參與到教學中,其他學生也躍躍欲試,音樂的傳遞是通過實踐,而非理論學習,因此體現(xiàn)了“強調音樂實踐,鼓勵音樂創(chuàng)造”以及“突出音樂特點,關注學科綜合”的基本理念。(3)李老師在教學過程中,采用了靈活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方法,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。因材施教,符合“面向全體學生,注重個性發(fā)展”的基本理念。
六、課例點評題(本大題1小題,15分)
35.依據(jù)《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(2011年版)》基本理念,對教學設計中的展開階段進行評析(7分),并說明理由。(8分)
[課題名稱]《新疆之春》
[教學對象]七年級學生
[教學內容]欣賞《新疆之春》
[主要目標]
1.了解認識《新疆之春》的音色、旋律、節(jié)奏等音樂特點。
2.能夠根據(jù)新疆音樂的特點進行編創(chuàng)表演,體驗合作表演新疆音樂的魅力。
(其他目標略)
[教學過程]
(前略).
展開階段:新課教學
1.感受與體驗
(1)用多媒體展示新疆的地理位置、風土人情等。
(2)播放小提琴獨奏《新疆之春》,學生隨音樂觀看新疆人民豐收的場面,融入到熱鬧喜慶的氣氛之中。
2.學生分組排練關于新疆的節(jié)目。
(1)舞蹈組:隨《新疆之春》音樂表演維吾爾族的舞蹈動作;
(2)打擊樂組:用手鼓等為《新疆之春》音樂即興伴奏;
(3)朗誦組:為《《新疆之春》配樂朗誦。
3.學生分組表演展示。
小節(jié)(略)
參考答案:(1)感受與欣賞階段,通過了解新疆的地理位置及聆聽作品,能夠激發(fā)學生學習本節(jié)課的興趣,且了解作品的小提琴獨奏體裁,成功引出課題。
(2)教學過程未實現(xiàn)課程的第一個主要目標,本節(jié)課課型為欣賞課,課程目標已明確要求要認識作品的音色、旋律、節(jié)奏等音樂特點,但教學過程并未涉及。
(3)教學過程中排練關于新疆的節(jié)目是成功的,各組從不同方面了解了新疆的舞蹈動作、打擊樂器手鼓等,完成了課程第二個主要目標。
1. [答案] C音樂與相關文化
2. [答案] A fa為大拇指向下
3. [答案] B學生聆聽阿根廷探戈音樂,嘗試敲擊典型的探戈節(jié)奏
4. [答案] D內心聽覺
5. [答案] C在小組中以手鼓拍打節(jié)拍
6. [答案] A通過小組合作,學生自主學習歌曲
7. [答案] C學生隨音樂哼唱主題并模仿溜冰的動作
8. [答案] C歌曲為6拍子和9拍子的合拍,即三拍子
9. [答案] C③圖中為長號,在指揮正對面最后一排的位置。
10. [答案] B創(chuàng)造
11. [答案] A詩經
12. [答案] A《白毛女》
13. [答案] D繡紅旗
14. [答案] B俞麗拿擔任首演小提琴獨奏
15. [答案] A上下句
16. [答案] D苗族蘆笙舞
17. [答案] B琵琶不是京劇中的樂器
18. [答案] B敢問路在何方
19. [答案] C四聲部
20. [答案] C田園第一樂章
21. [答案] D《A大調軍隊波蘭舞曲》
22. [答案] A《波吉與貝絲》
23. [答案] B單簧管
24. [答案] B打擊樂器
25. [答案] D愛爾蘭
26. [答案] C第4小節(jié)
27. [答案] B螺螄結頂
28. [答案] D阻礙進行
29. [答案] C第三小節(jié)
30. [答案] A ABCABC。
四、教學設計題(本大題1小題,35 分)
33.依據(jù)“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(2011年版)》基本理念,按照下列要求進行教學設計
教學對象:九年級學生
教學內容:演唱《讓世界充滿愛》
要求:
(1)設定教學目標與重點(10分)
(2)針對教學重點,設計具體的教學策略與過程,其中至少包括2個課堂提問(15分)
(3)針對(2)中的主要環(huán)節(jié),寫出設計意圖(10分)
參考答案:
(1)教學目標與重點 情感.態(tài)度.價值觀:通過歌曲學唱,學生能夠充分感受歌曲中蘊含的真摯情感。過程與方法:通過二聲部的合作練習,提高學生的聽辨能力及聲音控制能力。知識與技能:能夠按照樂譜準確把握音高,完整合唱歌曲《讓世界充滿愛》。教學重點:有感情的合唱歌曲《讓世界充滿愛》。
(2)教學過程一、導入1、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的流行歌曲,并簡單演唱幾句2、教師引出經典流行歌曲《讓世界充滿愛》二、新授1、播放《讓世界充滿愛》視頻, 學生欣賞并思考:歌曲帶給你怎樣的感受?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方式?可以分為幾部分?
2、學唱第一樂段①教師范唱第一 樂段,學生對照樂譜找出四個樂句之間的關系(同頭換尾)②引導學生分別用弱起小節(jié)和正拍進入兩種方式視唱第-句,感受兩種節(jié)奏帶來的不同效果③跟隨音樂用親切、柔美的聲音演唱第一樂段,長音處在心中默念時值
3、學唱第二樂段①學生分聲部學唱第二樂段歌譜,強調切分節(jié)奏的準確演唱②學生與教師合作分聲部演唱③師生交換聲部演唱歌詞④全班學生分成兩個聲部進行練唱,先要求一個聲部力度稍強,另一個聲部稍弱,最后兩個聲部均衡控制力度。
5、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
6、小組討論:音樂中的主要情感是怎樣的?如何為歌曲設計不同的演唱形式?
7、選出公認較好的方式進行演唱。如:(女領)第1一4小節(jié)(女領)第5一8小節(jié)(合唱)第9-12小節(jié)(合唱)第13-16小節(jié)三、拓展欣賞《讓世界充滿愛》>組歌中的第一-、三首。四、小結:師生共同總結,引導學生課下欣賞優(yōu)秀的流行歌曲。(3)設計意圖本課依據(jù)歌曲的演唱形式及旋律特征,將歌曲分為兩部分進行教學,使學生在學唱時可以清晰準確地把握不同樂段的演唱方式與技巧。在歌曲學唱完畢后,讓學生自由設計不同的演唱形式,充分發(fā)揮學生的創(chuàng)造力和歌曲分析能力。
五、案例分析題(本大題1小題,15 分)
34.李老師是重慶人,大學畢業(yè)后應聘到廣州某中學做音樂老師,在音樂課介紹嶺南民歌教學時,需要用粵語來完成嶺南歌曲的學唱。課前李老師盡管學了又學,但范唱時不地道的粵語發(fā)音還是引來了學生們的哄堂大笑。看看開懷大笑的學生,李老師靈機一動,邀請笑的最大聲的男同學上臺來糾正老師的粵語發(fā)音。開始這位同學還很難為情,最終,在同學們和老師的鼓勵下,他漸漸融入了當“老師的老師"這一角色,課堂氣氛越來越熱烈,臺下的同學們也開始躍躍欲試,嶺南音樂特有韻味的歌聲在教師回蕩..
問題: 依據(jù)《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(2011年版) 》基本原理,分析李老師教學中的優(yōu)點(7分),并說明理由。(8分)
查看答案參考答案:(1)李老師認真準備方言演唱歌曲,努力做到原汁原味,且將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激發(fā)出來,并成功將學生們的注意力集中到音樂學習中,符合《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程標準(2011版)》中,“以音樂審美為核心,以興趣愛好為動力”的基本理念。
(2)李老師鼓勵學生參與課程教學,學生參與到教學中,其他學生也躍躍欲試,音樂的傳遞是通過實踐,而非理論學習,因此體現(xiàn)了“強調音樂實踐,鼓勵音樂創(chuàng)造”以及“突出音樂特點,關注學科綜合”的基本理念。(3)李老師在教學過程中,采用了靈活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方法,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。因材施教,符合“面向全體學生,注重個性發(fā)展”的基本理念。
六、課例點評題(本大題1小題,15分)
35.依據(jù)《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(2011年版)》基本理念,對教學設計中的展開階段進行評析(7分),并說明理由。(8分)
[課題名稱]《新疆之春》
[教學對象]七年級學生
[教學內容]欣賞《新疆之春》
[主要目標]
1.了解認識《新疆之春》的音色、旋律、節(jié)奏等音樂特點。
2.能夠根據(jù)新疆音樂的特點進行編創(chuàng)表演,體驗合作表演新疆音樂的魅力。
(其他目標略)
[教學過程]
(前略).
展開階段:新課教學
1.感受與體驗
(1)用多媒體展示新疆的地理位置、風土人情等。
(2)播放小提琴獨奏《新疆之春》,學生隨音樂觀看新疆人民豐收的場面,融入到熱鬧喜慶的氣氛之中。
2.學生分組排練關于新疆的節(jié)目。
(1)舞蹈組:隨《新疆之春》音樂表演維吾爾族的舞蹈動作;
(2)打擊樂組:用手鼓等為《新疆之春》音樂即興伴奏;
(3)朗誦組:為《《新疆之春》配樂朗誦。
3.學生分組表演展示。
小節(jié)(略)
參考答案:(1)感受與欣賞階段,通過了解新疆的地理位置及聆聽作品,能夠激發(fā)學生學習本節(jié)課的興趣,且了解作品的小提琴獨奏體裁,成功引出課題。
(2)教學過程未實現(xiàn)課程的第一個主要目標,本節(jié)課課型為欣賞課,課程目標已明確要求要認識作品的音色、旋律、節(jié)奏等音樂特點,但教學過程并未涉及。
(3)教學過程中排練關于新疆的節(jié)目是成功的,各組從不同方面了解了新疆的舞蹈動作、打擊樂器手鼓等,完成了課程第二個主要目標。
樂過教育教師資格培訓簡章
云南省幾大熱門高校成教專升本(國民教育)招生火熱報名中
初級會計(助理會計)師培訓簡章
更多招聘信息:http:///zxtg/